【场馆育人·郑位三故居】武汉科技大学与湖北红安县:“校地共建”促进乡村振兴

2023-11-13  点击:[]

11月7日,阳光灿烂。湖北红安县七里坪镇马鞍山村迎来了武汉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国胜一行20多人。郑位三生平展陈活动在这里举行,红安县委书记刘堂军与孙国胜为“乡村振兴研究与实验基地”授牌。

郑位三,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马鞍山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1922年毕业于湖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武汉科技大学前身)。郑位三同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往黄安七里坪地区开展农民运动。参与领导黄麻起义,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二、第三、第四届常务委员。1975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今年以来,武汉科技大学借重红色资源,用心打造“校地共建”平台,赋能乡村振兴。历时三个多月,与七里坪政府、马鞍山村两委密切合作,高标准完成了郑位三故居生平展成项目建设。

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出现在展陈室里,她拄着拐杖,边看边深情的念叨:“这个事办的好啊,我多年想来看看的心愿终于如愿了啊!”

武科大刘伟毅教授是陈列展项目负责人,他在介绍筹建情况时说:红安至今有民谣“董必武,郑位三,领导穷人把身翻。”位老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他是武科大人的骄傲。我在筹建展览整理位老生平事迹过程中,心灵受到了洗礼,特别是他对党的无限忠诚,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他光明磊落,功高不恃的崇高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随后,武科大团队与红安县政府及革命纪念地中心、文旅局、乡村振兴局、七里坪政府等单位就下一步如何借助郑位三故居基地平台,加强思政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引流引资,深入打造红色文旅融合标杆和乡村振兴品牌,作了深入细致的研讨,达成了许多共识。(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李绍伦)


上一条:【场馆育人·郑位三故居】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我校举办校友郑位三事迹展 下一条:【场馆育人·郑位三故居】郑位三生平事迹展全新亮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