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王翔宇
王力,中共党员,我校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2021级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曾获得2022-2023学年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校级特等奖学金,现已通过“拔尖计划”直博至我校机械工程专业。
学有良法 如鱼得水
“我大一学年成绩不算好,绩点3.51,那一学年因为差0.1分没能拿到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那时候对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活很迷茫,感觉每天都认真听课,但成绩就是不理想。”他坦言。
大一《高等数学》期中考试的“擦线”通过为他敲响了警钟,“那时候我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可能存在问题。”
在与学长学姐们交流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固有的“高中思维”成了学习路上的“枷锁”。“高中的时候,老师将学习任务都给你安排好了。而在大学,老师只负责传授知识,如何去巩固知识需要你自行安排。”王力表示。
在学长学姐的建议下,他开始尝试在学习过程中手写笔记,课后再花一点时间手绘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归纳与复盘。
“转变学习观念、改进学习方法后,我就好像‘开窍’了。”大二后的《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A》等核心课程他都以满绩通过。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大二学年获得2022-2023学年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
教学相长 做学生信任的助教
“朋辈助教学业帮扶”活动是学校学生发展支持中心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展的助学活动,每一学科的助教由学过这门课的优秀学生担任,负责为学生们答疑解惑。
“我对《汽车理论》和《汽车构造》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还比较有心得,而且我也想将我的经验传递给学弟学妹们。”王力第一时间报名了该活动。
《汽车理论》和《汽车构造》这两门课程是汽车专业核心的根基课程。“课本很厚,概念很多,而且课程的学习要在短短四周内完成,有点难学。”车辆工程2202班的学生周宇航表示,很多学生和他面临着同样的学习难题。
王力通过自己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给学生们讲解,教他们如何理解汽车上的一些核心概念,并梳理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应用,这门课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学。”
“王力学长从我们学生的角度思考,引导我们理解记忆,而且这种学习方法也可以用在我的其他课程中。”在疑问得到完美解决后,周宇航笑着走出辅导室。
为了更好地给学生们解答问题,他必须重拾课本进行复习备课。“线下辅导是两周一次,复习备课可能会花一点时间,但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收获颇丰。”
他谈到自己课程设计中,离合器的部分设计想法也来自于和同学的交流中。“离合器的磨片弹簧容易磨损,之前一直想不到好的办法解决。”在一次给同学答疑的过程中,他突然想到可以在离合器分离指的根部添加加强筋,提高构件刚度。回宿舍后他立马改进设计,最终解决了问题。
“我也经常和学弟学妹们讲这个故事,告诉他们如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我来说,这也是教学相长的最好体现。”他总结道。
以赛促研 一路生花
“我不希望自己的想法止步于行动,如果遇到不会知识,那就从零学起。”抱着这样的心态,他积极参与各种竞赛,“互联网+”“数学建模”“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横跨多学科、多领域,其中超90%的参赛项目作为第一负责人参与,有很多比赛最终进入全国赛事的角逐中。
在一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王力返回家乡,他敏锐地观察到密闭的蔬菜大棚中空气流通不畅,并意识到传统农药喷洒会对农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在大学里学习了一些专业知识后,他心中萌生了自主设计农药喷洒小车的念头,于是2022年10月,他带着想法组建团队,报名参加了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大赛。
但一腔热血也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当时团队里没人会用3D建模软件,他就和队友们通过网课学习,边学边做,历经半年完成初代作品设计。
农药喷洒小车属于农业机械,而农业机械相较普通机械的要求更为苛刻,这是行业共识。农田环境复杂多变,土地硬度不均、土壤湿度不一等状况,都可能成为设备的“拦路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小车真正能够“下地”,王力专门研读了农业机械方面的期刊,学习“接地比压”“犁底层”等农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并率领团队进行针对性设计,他们严谨周到的设计获得了比赛专家的好评,最终在2023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大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的成绩。
比赛结束后,王力将经验传授给小车的二代团队,为团队勾勒了小车“智能化”的蓝图,小车最终在第二年的该比赛中斩获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向服务于“三农”事业的目标更近一步。
“王力学长敢想敢做,也很乐意和我们学弟学妹们交流,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小车的二代团队负责人洪钒峰表示。
“通过一系列竞赛,我感觉自己掌握了解决一些复杂问题的方法。”在竞赛过程中,他陆陆续续投稿c刊论文1篇,发表EI会议论文1篇,作为第一负责人申请软件著作权两项。
大三学年,经老师推荐,他申请加入了教授许小伟的“运载工具智能感知与控制”团队。在组内,他主要负责无人机集群控制与协同规划的研究。“加入课题组后,每天有很多新东西要学,是与之前的学习完全不一样的体验。”他也提到之前竞赛的经验为他的科研提供了许多帮助。
谈及为何选择“拔尖计划”直博我校,他说:“在武科大的三年是我人生中宝贵的三年,老师同学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对于我们专业,学校也有很好的科研平台。综合考虑后,我决定继续留在武科大深造。”对于未来规划,王力则十分坚决地说:“我希望在未来能够留在学校任职任教,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平时我压力大的时候喜欢听歌,最喜欢的一首是邓紫棋的《天空没有极限》,里面有一句歌词是‘破茧的我会飞向更蔚蓝的明天’,每次听到这句词都感觉备受鼓舞,或许是有些感同身受吧。”王力用一句歌词总结自己的大学时光。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辅导员安赛尔丁·买合木提见证了王力的发展,并给予了他大量支持。他评价道:“王力是毅力非凡、蜕变成长的典范,他自主学习与规划能力出众,在学生工作上也尽职尽责。希望在未来,他能够深挖专业、紧跟前沿,飞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