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裴启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们对书法的兴趣,丰富美育教育实践课程内容,4月13日晚在教11B612开展了书法兴趣班的课程,兴趣导师艺术与设计学院实验室主任、高级实验师刘志强授课。
在课程内容的讲解中,刘志强从最基础的结构与章法安排入手。通过PPT展示颜真卿、王羲之等书法大家的经典作品,深入分析楷书、行书、隶书、草书在结构上的独特之处。讲到章法布局时。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如何通过字间距、行间距以及墨色变化让作品呈现出疏密有致、气韵流动的美感。刘志强讲述到:“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要有呼应,就像人与人交流,得有互动,这样整幅作品才有生命力。”
谈及作品形式,刘志强通过图片,介绍中堂、条幅、斗方、扇面等常见形式 ,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形式的视觉效果。印章分类及落款写法的教学环节,老师同样讲解得细致入微。他依次展示名章、闲章、引首章,讲述其用途与文化内涵,强调到:落款绝非附庸,而是作品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作品增添文化底蕴。”
理论讲说结束后,学生们纷纷挥毫实践。刘志强穿梭于学生之间,悉心指导笔法运用,针对学生作品中的问题提出精准的改进建议:“书法之道,在于心手相应,不可急躁。”
课后,信息类2401班赵明说道:“通过老师的指导,让我明白了一幅好作品的结构、章法、落款都大有学问,我也会带着这份新理解,去学习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