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东道主 热情迎来宾
ESP国际学术研讨会“外国语全院总动员” 记者 张怡 张玉婷 通讯员 常新 在精心的筹备及周到的服务下,25日下午,2009年ESP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在此期间,外国语学院全体领导、师生都行动起来,“当好东道主,热情迎来宾”成为全院的共同心声。大会结束,各位来宾与我院领导、老师依依惜别,一再握手才登上校车离开。
领导老师 再苦再累也很值得
会议成功的背后是领导们精心的筹备,光荣的背后是大家早起晚归的付出。外国语学院院长庞科坐镇整个大会,亲自为记者引荐采访对象。24日,副院长康有金、英语教研室主任陈尧老师在汉口天河机场接待来自美国和俄国的外宾直至凌晨三点,而上午八时依旧要按时上岗,各司其职,其辛苦不言而喻。
“每次总能在电梯口看到陆勇书记为来宾们开电梯,她总是最后一个上电梯,最后一个下电梯,在等待过程中,她把手轻轻横在电梯门边以免电梯门关闭碰伤来宾,真是既热情又细心。”一志愿者对记者说。
欧亚男老师告诉记者,很多领导、老师都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并克服交通困难,来黄家湖校区接待外宾。诸如,官德华老师提供私家车公用来接送其他老师,卢秋萍老师牺牲在家陪同儿女共度周末的时间来校与会。院党委副书记陈维更是早出晚归,在会议正式开始前,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陈书记专门召开志愿者培训会,并请来双文廷老师,向大家讲解志愿者当如何提供最好的服务。团委书记杨习则拿着相机时刻捕捉会议期间每一个精彩镜头;团委老师毛宝胜体贴细心,为照看会场财物,牺牲了自己的午饭时间。
志愿者 微笑是我们最好的名片
4名接机人员,2名宾馆服务人员,27名校内志愿者,8名礼仪。这41名来自外国语学院各个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同组织了一支服务于国际学术会议的志愿者团队。
从机场到崇实会堂,全体志愿者进行了一次完美的志愿服务接力。接机、引路、准备茶歇、收拾会场······志愿者们各司其职,坚守自己的岗位,给参会来宾最周到的服务。不管有多么忙碌、多么辛苦,志愿者们永远不变的是脸上那真诚灿烂的微笑。
礼仪队的服装和高跟鞋都是外借的,大家穿在身上都不是完全合身。其中最难受的是杜金莲,她借来的高跟鞋鞋码太小,所以她不得不蹬着一双不合脚的高跟鞋,在会堂的各个角落为来宾指引方向。有时候疼痛难耐,她就在会议间隙坐着休息一会,然后继续“站岗”。在这两天里,虽然脚很难受,但她脸上始终挂着甜美的微笑,将最好的状态展示在与会人面前。周围人还幽默的调侃道:“老师给杜金莲‘穿小鞋’!”
来自印度的教授Z N Patil被志愿者的热情与微笑感染,看着图书馆门前引路的志愿者感叹道:“你们总是面带笑容地站在这里!”武科大名片被可爱的志愿者们越擦越亮。
学生 记者 国际会议收获颇多
国际学术交流会规模之大、影响之远吸引了外国语学院大一至研究生各级同学前去聆听,会场座无虚席。
会上,同学们边听权威学者作报告边做记录,不少同学现场用手机或相机摄像,为学者们的论述做录音,讲至精彩处,现场响起持久的掌声。当问及对交流会的感受时,很多学生表示像这样的国际性会议难得一见,能够现场聆听世界知名学者的报告实在是太荣幸了;研究生多认为,权威学者们的观点令他们耳目一新,对他们研究专门领域的英语很有帮助。
交流会的采访工作主要由外国语学院记者负责,通过采访,我们有幸与世界知名学者来一次近距离接触,大家深深意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也发现了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我们基本能够无障碍的与外宾进行全英文交流,这着实令我们欣慰。
在采访权威学者时,他们总是那么亲近儒雅,说话温柔,认真回答我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还表扬我们的积极与大方,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大家的风范。记者表示,第一次全英文采访,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胆识,提高了英文表达能力,还得到知名学者的认可,真是“赚大了”。 从领导到老师,从老师到学生,外国语学院人人在行动,人人有收获。全院上下的付出使我院我校的服务得到来宾的一致好评,武科大人性化服务深入人心。 (编辑 梅海兵) 附件(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