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自党的二十大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以及全体生科人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科研工作立足“率先突破,走在前列”的发展目标,遵循“科研引领学科发展,科研促进人才培养,科研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带头作用和年轻教师的中坚作用,积极改革科研管理机制,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研成果取得突破,平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对外交流取得良好社会反响。近日,我院科研工作捷报频传,多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一、科研奖项取得突破,平台建设成绩突出
我院张同存教授牵头完成的“CAR-T 细胞免疫治疗血液肿瘤的技术与应用”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张同存教授团队在荣登2020“创世技”颠覆性创新榜之后的又一重大奖项,实现了我院自建院以来省级科研奖励的突破。张同存教授团队在细胞免疫治疗领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自主研发的CD30 CAR-T细胞产品成功救治73例霍奇金淋巴瘤和间变大细胞瘤患者,攻克CD30+血液瘤复发难治的关键难题,填补全球此类疾病免疫治疗的空白;是唯一以CD30为靶点的CAR-T细胞产品,获得国家I类新药IND临床批件,完成I期注册临床试验;已启动II期注册临床试验,2023年将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CAR-T细胞I类创新药上市。
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快推动产学研同步发展,我院与重庆市黔江区政府联合成立重庆黔江武陵山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联合研究院的成立是学院顺应产业变革大势、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的一次重大创新举措,对于进一步发挥高校智库优势,推动“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助力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建设、高精尖人才引育、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学院逐步建立生物医学研究院、视神经科学与干细胞工程研究院、抗体工程中心、基因治疗与肿瘤免疫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筹)等科研平台。此外,张同存教授团队还自主建立了CAR-T细胞产品“Bench to Bed”的全流程研发平台;建设了CAR-T细胞产品的产业化平台;探索了“产学研医”的细胞免疫治疗道路,实现校企医深度合作。学院服务支撑生物、医药、材料等学科创新,交叉学科建设、发展的大平台架构初步建成,为学院各项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科研成果持续产出,质量内涵显著提升
我院科技成果高质量产出不断加速,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姚凯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更加通用的CRISPR系统:PESpRY。这种系统可以编程纠正多种不同类型的基因突变,并且不受其突变位置的限制。美国科学院院士Palczewski教授对该项工作特别撰文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项技术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潜力,几乎适用于包括眼部疾病在内的所有人类遗传疾病,该项研究被刊登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最新的影响因子为13.214。
邓文生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基因转录与肿瘤生物学的研究,该团队自建立以来获得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近日,邓文生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eLife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RNA Pol I和Pol III指导的基因转录机制,为抗肿瘤的药物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生物材料团队成立至今,立足医用材料、疾病检测、药物递送、绿色制造等方面,开展应用研究。现已在肿瘤诊疗、早衰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特别是邱文秀副教授等人利用纳米材料作为STING信号放大器可激活先天免疫,并用于局部和全身免疫治疗。近期,该成果被刊登在纳米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CSNano。
近五年,学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人均承担科研项目数位居全校首位。科研论文和授权发明专利等成果产出稳步增加,质量稳步提升。
三、学科竞赛再创佳绩,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学科竞赛是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我院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工作,把学科竞赛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抓手,搭建了以挑战杯竞赛、“互联网+”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为核心的“竞赛常态化”平台,积极选派优秀的党员教师担任团队指导教师,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思、以赛促炼”的理念。近日,我院参赛项目“抗癌先锋Antaios——白血病与霍奇金淋巴瘤CAR-T细胞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终审决赛中斩获银奖。建院五年来,学生共获65项国家级荣誉,含“挑战杯”系列赛事国家级银奖3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2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特等奖1项。
下一阶段,我院将不忘初心,积极进取,力争在本次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基础上争取教育部、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专利奖的突破;整合现有平台资源实现省级、国家级科研平台的突破;不断开拓创新,争取早日实现高水平代表论文CNS及子刊的突破。此外,还将继续在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基于前期重庆黔江区武陵山生物医药研究院建设模式,拓宽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的出口,力争在湖北其他地市州实现该模式的复制,同时加强与其他兄弟科研单位的合作,助力学校加入江夏实验室、光谷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为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武科大力量。
(原文:https://news.wust.edu.cn/2023/0403/c65a276855/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