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上首部思政课题材喜剧电影《我要当老师》引学校师生热议

2024-04-11  点击:[]

老师,一肩挑着学生的未来,一肩挑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4月10日上午,全国首部思政课教师题材轻喜剧院线电影故事片《我要当老师》在武汉科技大学黄家湖校区崇实会堂点映。校党委副书记孙国胜,党委常委、副校长马腾,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晓敏,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潘丽莎、副部长龚晗,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冒颖、副部长毛宝胜,团委书记王媛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文波,各学院党委副书记,思政课教师代表、全体辅导员和各学院学生代表现场共同观看了影片。影片在师生中引发热议,观影师生反响强烈。

(摄影 叶显伟)

党委副书记孙国胜:《我要当老师》是我国影史上首部以思政课教师为题材的电影故事片。影片以平实的叙事手法集中展现了新时代青年选择成为思政课教师的心路历程,给我们上好了一堂堂潜移默化的生动思政课,深刻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要以这次集中观影为契机,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大力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充分运用好思政课堂这个主渠道,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时刻关注青年学生的成长,所有教师、辅导员都要坚持用大爱育人,做“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用心聆听学生心声,全力帮助青年学生解决成长成才历程中的急难愁盼;要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抓好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挥湖北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院省级智库作用,建好建强湖北高校思政网,持续加强人才引育,开展好思政工作队伍的培训工作,切实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效,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多武科大智慧和力量!

党委常委、副校长马腾:影片以轻喜剧的方式,艺术地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起来,讲述了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走过了从“靠近光”“成为光”到“发散光”的人生故事。我们要从影片中感悟、升华,守好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进教材,不断强化师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要持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打造“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研究创新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研讨式、答辩式、情景式、案例式教学模式,把思政课的真理性和教学的艺术性结合起来,切实夯实师生的信仰底色,使思政课成为影响学生精神生命的“基因课”、激发青春担当的“时代课”;要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努力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现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育培养工作,以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潘丽莎:正值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五周年之际,影片《我要当老师》点映恰逢其时,呈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庄严职责和光荣使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是电影传达的理念之一,而辅导员直接面对学生,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持续强化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重视辅导员的培养和发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成长环境。作为新时代的思政干部,我们要坚定信仰、坚守阵地,牢记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和根本任务,坚决扛起学校学生工作责任,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引领学生,以“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这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做好育人工作,切实培养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冒颖:影片再现了一代代思政课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赤诚情怀,引领学生实现“我要当老师”的理想。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建好平台,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等活动中,推动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建强队伍,不断提升研究生辅导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努力构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思政队伍。建优制度,全面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整合多方资源,协同多种要素,使思政课教师、专任教师、导师、辅导员等参与到育人全过程,构建全员育人工作体系,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文波: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我要当老师》这部电影让我更深入地思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也让我更加深刻感受到,思政课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及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大责任。“老师的价值,不仅在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价值。”这句话深深地感动了我。高怀德老师对学生的包容与关爱、对工作极致的负责,他那“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大爱,同样深深地感动和鞭策着我。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六要”嘱托,坚持“六要”标准,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徐乾:这部影片生动展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深远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阐释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丰富形式、创新内容,不断强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研究,坚持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学生头脑;要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拓展“钢铁文化”“沁湖文化”涵育功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实施校园文化提能增效行动,持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校园文化育人的质效;要不断凝练具有武科大特色的“大思政课”品牌项目,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持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沁湖思政说”等特色品牌,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

校团委副书记向方新:影片《我要当老师》生动诠释了思政教师从“靠近光”到“成为光”,再到“发散光”的人生历程,共青团作为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要深入领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心铸魂首要目标、青年成长认知特点、实践育人重要方法、服务成才客观规律、动员建功奋斗目标,始终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不断发挥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郭海沙:《我要当老师》这部影片生动再现了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和高校辅导员辛勤付出的工作日常,使我备受鼓舞,也让我深感立德树人责任的重大。影片中高老师与自己学生孙老师之间的教育传承,完美诠释了“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的道理。作为一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将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学生工作方法,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到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各个环节,着力搭建学生成长平台,走进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点亮一盏灯,照亮学生前行的路,激励引导新时代青年在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挺膺担当、奋勇争先。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曼:电影展现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厚情感,既真实又生动,是一堂温暖人心、潜移默化的思政课。影片中两代教师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承担着知识传授的职责,更肩负着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剧中有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遇见一个好老师是多么幸运,成为一名好老师多么幸福。”作为思政课教师,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用情感打动学生,才能让理论在课堂上散发勃勃生机。我们要在夯实自身理论功底、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在教学上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用好思政的“盐”,讲出真理的“味”。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梅玉婕:在观看这部电影后,我深受鼓舞。电影中孙恒老师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思政课教师的个体展现,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师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的生动诠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活、认识自我、追求理想。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激励学生。

机械自动化学院辅导员章健宇:《我要当老师》是中国电影史上首部以思政课教师为题材的电影,影片中的孙恒,从“靠近光”到“成为光”,再到“发散光”,这一过程既体现了师生的传承,也深度呈现了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看完之后,我感慨万千,在被“赋能”的同时,也更深感自身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走近学生、读懂学生、热爱学生,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用好思政的“盐”,讲出真理的“味”,为同学们的灵魂“补钙”,为同学们的品德“提纯”,为同学们的本领“淬火”,培养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闫泓宇:《我要当老师》这部电影以独特的艺术视角,诠释了新时代下思政课教师如何与时俱进,用贴近生活的方式传递真善美,以轻松幽默的喜剧形式,深度挖掘立德树人的崇高时代价值,真正实现了“思政润心,立德树人”。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我深知自己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今后我将继续夯实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政课教学知识,同时认真学习领会优秀老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争取在未来的教师岗位上也能成为学生的一道“幸运之光”。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姚晓莉:《我要当老师》以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刻互动为背景,讲述了个人成长与追求、责任与变革的故事,强调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承担着塑造价值观和人格的关键任务,充分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与魅力。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我为电影中师生情感的温情描绘所触动,也深刻认识到了教育中沟通、理解与引导的重要性。这对我的职业规划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激励着我不断奋斗,利用所学将教育精神融入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用知识、情感和责任影响、启发学生。


上一条:育拔尖创新人才,促新质生产力发展——我校举行第三十期“沁湖时光·校长有约” 下一条:我校章健宇老师获第十一届湖北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

关闭